适合年龄:3-12岁(分年龄段指导)
材料准备

  • 空牛奶纸盒(或饮料盒)

  • 钉子(或牙签)

  • 60厘米长的绳子

  • 水槽或大盆

实验步骤

  1. 扎孔定位

    • 用钉子在纸盒顶部中心扎一个孔。

    • 在纸盒四个侧面的左下角各扎一个孔(共5孔)。

  2. 固定绳子

    • 将绳子穿过顶部孔并打结固定。

  3. 注水与悬挂

    • 将纸盒放入水槽,快速灌满水。

    • 提起绳子,纸盒开始顺时针旋转。

⚠️ 安全提示

  • 扎孔步骤需成人协助,避免尖锐物伤手;

  • 实验在防水区域进行(如浴室/水槽)。

科学原理

核心:水流产生的反作用力

  • 水从侧面的孔喷出时,产生向外的推力(作用力)。

  •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,纸盒受到大小相等、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

  • 因所有孔位于左下角,推力方向一致,推动纸盒顺时针旋转。

分年龄段讲解

年龄 解释方式 关键知识点
3-6岁 比喻水像“小火箭”喷出,推着纸盒转圈 力能让物体动起来
7-9岁 画箭头标水流方向,说明反推力的对称性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
10-12岁 讨论孔位如何影响旋转方向(如右下角孔会逆时针转) 力矩与流体力学

拓展探索与思考

  1. 变量实验(培养科学思维):

    • 若孔扎在侧面中心,纸盒是否旋转?
      → 水流对称喷出,推力抵消,纸盒不转。

    • 若孔在右下角,旋转方向变为逆时针。

  2. 创意挑战

    • 尝试用不同形状的容器(如塑料瓶),观察旋转变化。

    • 记录水流持续时间与旋转速度的关系5

延伸实验推荐

  1. 静电旋转(5岁以上):

    • 用梳子摩擦头发后靠近纸片,观察静电吸引导致的转动。

  2. 离心力小球(8岁以上):

    • 将乒乓球放入倒置的玻璃瓶口,旋转瓶子,小球因离心力悬空不落7

  3. 蜡烛与氧气(6岁以上):

    • 罩上玻璃杯观察蜡烛熄灭,理解燃烧需要空气。

教育价值

  • 低龄儿童:锻炼手眼协调,感知“力与运动”的直观联系。

  • 学龄儿童:培养变量控制实验能力,为物理学习奠基。

  • 家长/教师提示:通过提问(如“怎样让纸盒转更快?”)引导深度思考。

💡 趣味联想

告诉孩子——纸盒就像“喷水小陀螺”,水是它的隐形翅膀!

此实验将抽象物理原理转化为趣味操作,孩子既能玩得开心,也能理解科学背后的逻辑。建议结合拓展问题,鼓励孩子记录实验日记,深化科学思维。

主题授权提示:请在后台主题设置-主题授权-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,授权购买:RiTheme官网
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