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可乐里的“隐形气泡”让气球自己变大!

📝 材料清单

  1. 塑料瓶装可乐(500ml,未开盖)
  2. 小气球(颜色鲜艳更吸引孩子)
  3. 冰块或热水(可选,用于拓展实验)
  4. 毛巾(防止可乐喷溅)

🔍 实验步骤

1. 前期准备

  • 将可乐瓶静置在桌面上,确保未摇晃(避免提前释放气体)。
  • 轻轻拉一拉气球,让它更容易被吹大。

2. 组装装置

  • 将气球口小心套在可乐瓶口,确保密封(可捏住接口防漏气)。

3. 启动“气泡魔法”

  • 方法一(快速充气)
    1. 家长或孩子戴好手套,用毛巾包裹瓶身。
    2. 快速摇晃可乐瓶5-10秒,然后立刻将气球套紧瓶口。
    3. 观察:气球会随着可乐释放的二氧化碳逐渐鼓起来!
  • 方法二(静置观察)
    1. 将套好气球的未摇晃可乐瓶放在温暖的地方(如阳光下)。
    2. 等待20-30分钟,观察气球缓慢充气的现象。

🌟 科学原理(儿童版解释)

💬 给3-6岁孩子
“可乐里藏着好多调皮的小气泡(二氧化碳),它们想逃出来玩!气球像个小口袋,接住了所有逃跑的小气泡~”

💬 给7-12岁孩子
“可乐中的二氧化碳原本溶解在液体里,摇晃或升温会降低气体的溶解度,导致二氧化碳快速释放。气体进入气球后,因瓶内气压大于外界,气球就被‘吹’大了!”

⚠️ 安全提示

  1. 摇晃时瓶口朝上,避免可乐喷溅。
  2. 气球充气后不要用力挤压,防止爆炸。
  3. 实验后可乐不可饮用,建议倒掉或用于浇花。

🌈 趣味拓展

  • 挑战赛:用常温可乐 vs 冰可乐 vs 温水泡过的可乐,比比哪种充气更快!
  • 艺术创作:在气球上画“气泡精灵”,观察它们随着气球变大而“跳舞”。
  • 科学猜想:如果瓶口不套气球,直接打开瓶盖,会发生什么?(对比实验)

📚 教育目标

  1. 观察气体释放的物理现象,理解压力与溶解度的关系。
  2. 通过对比实验,培养观察力和逻辑推理能力。
  3. 用生活常见物品激发科学探索兴趣。

💡 小贴士:实验后带孩子用吸管吹气球,对比“人力和科学力”的区别!
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