材料准备(安全简单,家中易得)
-
乒乓球1个(轻便易操作)
-
两个相同高度的杯子(纸杯或塑料杯,无尖锐边缘)
-
吸管1根(或让孩子直接用小嘴吹气)
-
水少许(可选,增加趣味性)
-
可选道具:尺子(测量“跳远距离”)、彩色胶带(标记起点线)
实验步骤(3岁+儿童需家长陪同)
-
赛道布置
-
将两个杯子并排放在桌面上,间隔约10厘米(可根据年龄调整距离)。
-
在第一个杯子中放入乒乓球,第二个杯子空着,作为“终点”。
-
小挑战:“猜猜乒乓球能跳过‘小河’吗?”
-
-
吹气启动!
-
方法一(适合小龄儿童):用吸管对准乒乓球侧面水平吹气。
-
方法二(大龄儿童):直接用嘴靠近杯子边缘吹气。
-
目标:让气流推动乒乓球从第一个杯子“跳”到第二个杯子里!
-
-
进阶玩法
-
加水阻力赛:往杯子倒少量水,让乒乓球浮在水面,吹气时观察是否更难跳远。
-
跳远纪录挑战:拉大杯子间距,用尺子测量乒乓球的“最远跳跃距离”。
-
原理解密(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!)
-
气流的“隐形手掌”:
-
当你吹气时,杯子口的空气流动速度变快,压力变小(伯努利原理)。
-
杯外空气压力大,像一只“无形的手”把乒乓球推了出去!
-
比喻:“就像风吹动树叶,快的风力气更大!”
-
-
为什么能跳进另一个杯子?
-
气流方向控制乒乓球的运动路径,精准吹气能让它“瞄准”目标!
-
互动问答 & 创意拓展
-
引导思考:
-
“如果对着乒乓球正上方吹气,它会飞起来吗?”(答案:会!试试悬浮乒乓球!)
-
“为什么加了水更难跳远?”(答案:水粘住了球,需要更大力量!)
-
-
家庭科学赛:
-
用不同大小的球(如泡沫球)实验,比比哪种球“跳得最远”。
-
设计“障碍赛道”,用书本或积木做障碍物,让乒乓球绕过障碍跳入杯子。
-
安全提示
-
使用塑料杯和吸管,避免玻璃材质。
-
提醒孩子吹气时不要过度用力,避免头晕。
-
3-6岁儿童建议用吸管操作,防止口水溅出。
教育目标
-
科学思维:观察气流与物体的互动,理解压力与运动的关系。
-
动手能力:通过调整吹气角度和力度,培养手眼协调。
-
趣味启蒙:用游戏化实验激发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!
让乒乓球跳起来吧!孩子会在欢呼中记住:科学原来这么好玩! 🌟
评论(0)